People with VWD

VWD 患者

類血友病小故事

Image

故事一

小方出生的時候,媽媽一從醫師手中抱過來就發現小方身上有瘀青,當下還以為是婦產科醫師不小心捏到,心疼不已。直到後來,每次到兒科診所要打疫苗時,兒科醫師總是會告訴媽媽:「小方身上瘀青這麼多,如果不去查出原因,就要通報社會局,懷疑家暴的可能。」媽媽才到醫院就醫,檢查後才發現是類血友病第三型,原來出生時與後來的容易瘀青都是因為缺乏類血友病因子導致,媽媽恍然大悟。

類血友病第三型

女性患者

Image

故事二

小津從小就受到流鼻血所困擾,一開始流鼻血就會停不下來,需要到耳鼻喉科止血。後來國小時,半夜流鼻血就必須到急診止血,十年來,因為流鼻血到急診十幾次,每次急診醫師都會抽血檢查,會診耳鼻喉科醫師,但是都找不出來答案。直到最後有一天,急診醫師終於提醒小津爸爸,這麼頻繁流鼻血,可能是凝血功能有問題,應該仔細檢查。爸爸帶小津到血友病中心檢查,終於診斷出小津是類血友病第二型,從此之後,小津只要流鼻血,只要施打一次凝血因子就能止血,再也不需要一直到急診了。

類血友病第二型

女性患者

Image

故事三

莊小姐因為反覆缺鐵性貧血,常常到診所拿鐵劑吃,但是吃一段時間後,不吃又會發生貧血。後來診所將莊小姐轉介至血液科,血液科醫師發現莊小姐除了嚴重缺鐵性貧血之外,還有容易疲勞、注意力不集中等缺鐵的症狀。而仔細詢問之下才發現,莊小姐的月經會來十幾天,而且量多的時候,甚至必須穿褲型的衛生墊才能避免血液滲漏出來,莊小姐對此也感到困擾,但是詢問母親,發現媽媽也是相同的情形,還因此在生產完,把子宮切除。所以莊小姐一直以為這是正常的體質,直到給血友病中心的醫師問診時,才被診斷出自己是類血友病第二型,而母親後來也同要被診斷為類血友病第二型。

類血友病第二型

女性患者

Image

故事四

王先生之前身體都很健康,後來因為細菌感染心臟,導致必須放置人工心臟瓣膜,並且口服抗凝血劑,一兩年後,王先生就發現反覆血便、黑便的情形,前往消化科檢查,也只看到腸胃道有血管異常出血的情形,不知道是什麼原因,懷疑是因為口服抗凝血劑導致,但是由於心臟瓣膜的關係,無法停止服用口服抗凝血劑,因此王先生非常困擾,一年總要反覆進出醫院,甚至需要輸血來治療消化道出血導致的貧血,後來醫師有建議自費服用抗血管增生藥物,但是每個月的醫療費用負擔也很沉重。最終王先生到了血友病中心檢查,發現王先生是因為人工心臟瓣膜倒置的後天型類血友病,因此給予補充凝血因子,王先生的消化道出血就控制住了,最終在血液科醫師的治療之下,王先生的消化道出血再也沒有發作。

後天型類血友病

男性患者

Image
Image